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

自然生態-春夏秋冬


一、來吉村的自然生態

春天大自然美(2~4)
位於愛玉生態區的斯比斯比步道,其著名景點為「鐵達尼號」大峭壁,生態資源相當豐富,是鄒族早期追逐飛鼠和山羊的地方,附近森林亦是各種鳥類和螢火蟲棲息的處所。由於附近空氣清新,並且有水圳和溪流流經,加上全區無光害,成為最佳的賞螢之處,每年春末初夏(4~6)時,可至愛玉生態園區欣賞黑翅螢」季,與黑翅螢同期的,還有大端黑螢、紋螢等等。
愛玉生態園區與斯比斯比步道因為「莫拉克」颱風侵襲而道路中斷,在道路修復完成以前,目前來吉部落預計規劃春夏「生態步道」與秋冬「賞鳥步道」,讓旅客體驗步行下的緩景,大自然無法從遊覽車裡觀看而感動,或許我們可以藉著這次機會,邀請旅客一步一步中發現樹旁的小松鼠和獼猴們,在晚上則看滿山的螢火蟲繽紛。
來吉村內的春末夏初季節亦可欣賞到黑翅螢,於此時,村內是蔗糖和苦茶油產成期,如果您於春天來訪,可以同時品嘗甜與苦的交錯滋味!

夏天清涼的風(5~7)
夏天平地的悶熱,讓人們急往山上避暑,來吉村內著名景點「天水瀑布」直線落差約100公尺,位於來吉鄒族部落的塔山。其觀瀑區在經過規劃與整建後,成為懸谷瀑布和塔山峭壁的景點,除了特殊的自然景觀外,動植物生態也很豐富,賞鳥可見繡眼畫眉、紅頭山雀、五色鳥等蹤跡;此外,尚可發現山羊在水邊喝水的蹤影。植物方面,天水瀑布區生長了許多香椿刺蔥,而居民也在附近種植咖啡樹、甜柿和高山蔬菜。

秋風蝶意紛飛(8~10)
當一個地方的樹種、食草和蜜源愈多元,蝴蝶的種類就會愈多。來吉社區沿途栽植許多花種,尤以社區內行諄橋周遭的植物含有許多蜜源提供蝴蝶豐富的食物來源,根據訪談來吉社區居民得知每年秋季可見為數眾多的蝴蝶。蝴蝶種類包括青斑蝶、紫斑蝶、大紅紋鳳蝶等。
而對於鄒族人極為重要的塔山,由於日據時代及台灣光復後,檜木及鐵杉的過度砍伐,原生林已經幾乎絕跡,目前區內佔大面積者為紅檜人工林,現存的天然林亦屬於原生林經砍伐後,經天然演替所形成的次生林。因其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本區於2001年被劃設為「塔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許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如林雕赫氏角鷹(俗稱熊鷹)藍腹鷴帝雉灰林鴞黃魚鴞等,更是台灣鯪鯉(穿山甲)的海拔分佈最高限,塔山地區無疑是野生動植物重要的棲所。(資料來源為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網站,2011/12/12瀏覽)

冬季唯有賞鳥(11~1)
位於愛玉生態園區「賞鳥步道」,每年的10~12月山桐子結果,吸引眾多鳥兒前來大飽口福,而且冬季時一些中高海拔的山鳥也會至低海拔的山區避寒,所以偶而有冬候鳥的蹤跡,此時最是極佳的賞鳥季節。
常見的鳥類如下:

繡眼畫眉 Gray-cheeked Fulvetta 特有亞種Endemic Subspecies (圖片連結)
學名:Alcippe morrisonia
棲地:灌叢至森林冠層
簡介:繡眼畫眉上至後頸、臉部為灰色,背羽為灰褐色。喜歡成群活動,活動範圍很多樣,從草叢底層至樹林上層,皆可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也喜歡混群在其他畫眉科鳥類中。
繡眼畫眉是鄒族、布農族和排灣族的占卜鳥,在鄒族傳說中,繡眼畫眉是由名為Oazomu勇士變成的,族人出草或打獵之前,都會先聽繡眼畫眉的聲音來判別吉凶,以確認是否適合遠行。若聽到繡眼畫眉的鳴叫「救吉、救吉」,表示吉兆,可放心出發;若是繡眼畫眉的叫聲急切連續「急、急、急」,則是凶相,必須取消行動或者折返。
藪鳥 Steere’s Liocichla特有亞種Endemic Subspecies;保育類Protected (圖片連結)
學名:Liocichla steerii
棲地:森林灌叢
簡介:藪鳥的叫聲近似於「冰淇淋」。藪鳥全身橄欖綠,長得很可愛,頭灰黑色,額頭為黃色,最大特徵是眼前下方有一個黃色色斑,乍看像是一顆美人痣,非常好辨認。藪鳥活潑機警,常小群出沒,喜歡在中海拔的森林底層活動,也常跳躍於灌木叢裡。
灰喉山椒鳥Gray-chinned Minivet 保育類Protected (圖片連結)
學名:Pericrocotus solaris
棲地:森林冠層
簡介:灰喉山椒鳥,人稱「戲斑鳥」,因為牠的公鳥和母鳥毛色都非常亮麗,公鳥羽色橘紅、母鳥鮮黃,這在鳥類世界裡很少見。尤其牠們喜歡成群地活動,彷如森林裡的戲團,載歌載舞,任誰看了都會驚艷,因此有戲斑鳥的稱號。灰喉山椒鳥是中低海拔常見的山鳥,牠們喜歡棲息在闊葉林上層。
帝雉Mikado's Pheasant (圖片連結)
學名:Syrmaticus mikado
棲地:分布於台灣的中、高海拔山區
簡介:帝雉又稱台灣帝雉、黑長尾雉、海雉、烏雉,棲息於台灣中高海拔山區,是台灣雉科中海拔分布最高的。以植物嫩芽和昆蟲為食。常在濃霧或下雨前後,在步道兩旁或林緣地帶覓食,因而有迷霧中的王者之稱。
鄒族人早年的頭飾,主要是取自特有種帝雉和藍腹鷴身上的羽毛。早年發現帝雉的過程,竟然也與這個習俗有一段傳奇性的插曲。原來,在 1906年,英國自然採集者古費洛(Walter Goodfellow),發現鄒族人頭上長而黑白的兩根羽飾是他未曾見過的鳥種。後來經鑑定之後,證實帝雉是台灣特有的鳥種。同年,日本動物學家菊池米太郎,在阿里山塔山區域舉捕獲二十餘隻帝雉,並將標本送至歐洲發表。
山紅頭Red-headed Babbler 特有亞種Endemic Subspecies (圖片連結)
學名:Stachyris ruficeps
棲地:山紅頭喜歡棲息於濃密的樹木、草叢間活動,主要出現於闊葉林、混合林、灌叢等地點,海拔分布於02800公尺,主要食物為昆蟲、種子、果實。
簡介:山紅頭為小型的畫眉鳥,通體呈現橄褐色,頭頂為紅褐色,飛羽及尾羽略帶紅褐色,臉為淡黃褐色,喉至腹呈黃白色,身上雜有灰色羽毛,胸側及尾下覆羽淡橄灰色,常與繡眼畫眉混棲。
(文字資料來源:http://np.cpami.gov.tw/臺灣國家公園)
紅嘴黑鵯Black Bulbul 特有亞種Endemic Subspecies (圖片連結)
學名:Hypsipetes leucocephalus
棲地:為台灣特有亞種,通常活動於1500公尺以下之中低海拔闊葉林中,尤其是山坡地和森林交界處。夏季在高海拔地區也可見到。
簡介:紅嘴黑鵯別名紅嘴烏秋、山烏秋。其形態特徵體長約24公分,嘴、腳為紅色,除飛羽與尾羽有黑色細邊外,全身烏黑有光澤。頭頂上有蓬鬆的羽冠。除嘴與腳為紅色外,全身黑色,故名紅嘴黑鵯。
生態習性部份,紅嘴黑鵯喜喧鬧,鳴聲嘹喨且富變化,偶而還會發出類似「喵─」的叫聲,十分吵雜。主食果實、昆蟲。喜成群活動,常停棲於高大喬木或枯枝上,或在樹梢上棲立。經常組成喧鬧吵雜之鳥群,在山林裡覓食、飛行。
(文字資料來源:自行政院新聞局台灣生態保育網)
白環鸚嘴鵯Collared Finchbill 特有亞種Endemic Subspecies (圖片連結)
學名:Spizixos semitorques
棲地:白環鸚嘴鵯主要棲息在400~1400公尺,平地至中海拔的灌欉、次生林地,丘陵林、農耕地及林園。
簡介:白環鸚嘴鵯體長約25公分,屬於體型修長的雀形目鳥類。整體羽色偏綠色系,雌雄鳥體色相似。嘴喙較厚重呈象牙白色,嘴基部較白,上嘴喙略向下彎。腳粉綠色,頭部深灰色,有不明顯的短羽冠,頰部有一塊白色斜斑的區域。喉部有一條明顯白色紋環至頸側。體北及尾羽橄綠色,尾羽末端暗褐色。胸腹暗綠色,尾下鮮綠色。翅型圓短、尾羽較長。以植物莖葉等在低矮灌木或叢林裡築碗形狀巢。
資料來源: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7158


製表者:本站曾淯慈製資料來源為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2004


二、生活即生態-位於塔山下的來吉部落

1.山芙蓉 


山芙蓉是秋冬時節上山,常常可在山林原野之間看到一種雌雄同株的花朵,而且最特別的,是百變的顏色,清晨綻放時是白色或粉紅色,到了午後至傍晚凋落前,則轉為紫紅色或粉紅色,十分特別,這百變的花就是被鄒族族人視為「鬼花」的山芙蓉。山芙蓉又稱為台灣山芙蓉、狗頭芙蓉、千面美人,是一種相當常見的植物,但是對鄒族人來說,它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因為山芙蓉的木頭質地很輕且耐用,因此主幹粗大者可以用來製做一些工藝品或是生活用品,而鄒族則是將山芙蓉的樹皮剝下,當成是神聖之物或是編 織的材料。因為山芙蓉樹皮纖維質高且韌度佳,因此鄒族人將它剝下之後曬乾,在剝成細條狀之後,利用薯榔等天然染色植物染成紅色之後,就可用來編織皮包、籃子、裝飾品等等,不但美觀、實用,而且充滿鄒族的文化風味,也是近年來鄒族人極力推展的手工藝品。
資料來源:http://a320007.tw.tranews.com/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報導


2.構樹 


構樹一年生枝密被灰色粗毛,全緣或缺裂的卵形葉子,初夏開淡綠色小花,雌雄異株,雄花花序是長條狀下垂,雌花球形;核果聚合成聚花果,果肉紅色,內有一種子。
構樹果實味道香甜好吃,然而不能到市場上出賣,因為太脆、易碎。樹皮可以造紙,由於其非常耐煙塵,可以作為工廠和礦山區的綠化用樹,現亦被當作工藝品創作,用途多元。其葉可以供作豬、牛、羊、鹿的飼料,故在台灣民間又俗稱鹿仔樹。

構樹創作




(資料整理於維基百科)



3.野豬


野豬學名Sus scrofa),又稱山豬。牠們廣爲分佈在世界上,野豬是雜食性的,只要能吃的東西都吃。現今人類肉品食物主要來源之一的家豬,也是於8000年前由野豬所馴化而成,野豬的皮層比家豬厚許多。當受到威脅時公豬會用獠牙來保護自己,雖然並非致命的,但這樣的攻擊還會導致嚴重創傷。鄒族狩獵山豬後,會將獠牙當作裝飾品,亦證明其勇士之心,有一說是長老會看狩獵者受傷的部位得知其攻擊山豬是否成功,如傷口在前身,則證明是與山豬正面對抗;如傷口在後,則可得知被山豬攻擊而未成功;如果沒有受傷,則表示是用陷阱或其他方式捕捉山豬。

山豬骨


4.欒樹
台灣欒樹的英文名字Flame Gold說明了它的特徵,如火焰一般的金黃,有別於晚秋凋零的黃色楓葉,展現的是生機勃勃的氣息。鄒族每年傳統的作息大多根據大自然的生態時鐘進行。早年小米是鄒族主要農作物,在部落山林間到處可見的台灣欒樹,9月成開黃花族人必須開始整地,到了1011月間花色轉為紅色或紅咖啡色,這時就要播種。
資料來源:聯合報嘉義地方新聞部落格

5.颱風草

據說,今年會有幾個颱風,葉子上就會有幾道摺痕。
「一個摺痕就讓我們遷村了。」部落青年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