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

皖若天堂的來吉建築與山水共生的取材形式




此篇主要介紹來吉部落建築的風格代表性,以及一位非常具個人特色的鄒族建築師Avai,他從高中時期開始學習建築相關知識,畢業後北上至台北找尋工地師傅當學徒,期望能夠一展長才,經過多年的磨練以後,將技術與自身美感結合,回到阿里山來吉部落實現他的建築理念。鄒族傳統建築常利用木材、茅草、藤以及竹才等材料,但2009年八八風災後,逐漸以堅固的石材與木材取代竹材與茅草,使建築物更耐久、安全。













































Avai回到來吉村後,將村民製作的美麗工藝品也運用在建築裝飾上,特別的是他與他的妻子都喜愛歐洲莊園的建築風格,因此他將在歐洲電影中看到的場景記在腦海中,再利用阿里山豐富的石材與木頭,以就地取材的形式將腦海中的美麗畫面一石一木的建構起來,他擅於利用材料原始的樣貌來展現建築的美感,石頭的圓潤與粗糙可同時出現於同一棟建築物的表面,卻不讓人感覺凌亂,反而呈現的是一種純粹天然的美。



(戶外壁爐)


就地取材的方式使建物與大自然環境相互依存,和諧的共存於同一個空間中卻不突兀,而煙囪也是Avai所做的建築中一大特色,火對於鄒族人民來說是生命的泉源,古老時候甚至需派青年輪流站崗照顧聖火,使火把一整年都能燃燒旺盛而不熄滅;在Avai回山上前的日子,來吉村民常在寒冷時於屋外堆火爐取暖,大家一同圍爐聊天暢飲,為凝聚感情的重要時光,當Avai回到來吉村後,認為家門前放置爐火很奇怪,家門前溫暖但後面卻是冷冰冰的建築物,何不將火爐移往屋內呢?


起初Avai開始於屋內建置壁爐時,來吉村民皆覺得好奇,後來感受到壁爐的溫暖與方便後,也逐漸接受這樣異國風情的建造,之後Avai的石頭壁爐如雨後春筍般冒於各個屋子內,也形成來吉建築的特殊風貌。



(壁爐外觀)


(屋內的壁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