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妝點 來吉部落竹藝飾品




妝點 來吉部落竹藝飾品


--------------------------------------------------------------------------------------------------------------------------



心得感想-陳芊庭

文化產業專論第二階段工作坊是來到了嘉義的來吉部落,此次的類型與上次的田野調查較為不同,利用阿里山出產的石篙竹做為素材,創作文創商品,小組先進行發想與草圖繪製,經過討論後決定以飾品為主題。這次很特別的是與竹工藝協會的工藝師一同參與,這次的活動覺得十分有趣並能動手親自體驗,之前沒有碰過竹藝相關的經驗,是個難能可貴的經驗。



↑芊庭的作品-山豬造型髮簪




 

心得感想-洪瑀蓁

第一次造訪原住民部落,第一次接觸竹藝,有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內心對談,因為自己是非設計相關的學生,擔心自己設計的構思與手藝不足以大家來的精巧厲害,所以在工作坊前感到恐慌…

工作坊到來的那天,我們搭乘兩小時的小巴到了來吉部落-不舞的家,也就是我們這兩天一夜的竹藝工作坊,在那有一群熱愛竹藝且經歷豐富的老師,教導我們關於竹的使用與特色,也一起討論我們的設計草圖,依他們長期的智慧與經驗,給予我們建議及協助如何使用竹的部位,完成我們想要的藍圖。


我很喜歡工作坊的氛圍,每個人都很認真,一起齊心完成組內的作品,就像不舞老師所說的,覺得這是一個很「時尚」的所在,在我眼裡更是一個桃花源,拋開市區喧囂及塵埃,自然在地取材的不造作環境,與鵝、狗狗動物們一同生活的美好日子,一起用餐的燭光夜晚,大自然的力量不僅讓一根根竹子化為一項項有價值的竹藝品,也讓這兩天一夜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靠得好近!
最後,謝謝竹藝工坊的老師們,老師們都有自己的作品要設計,不勞其煩地為我們解惑,協助我們完成作品,也教我們如何編織五角球,雖然自己腦筋很笨拙學了好幾次才會,老師還是不厭其煩地反覆指導; 因為老師們的和藹可親,讓我更不畏懼地更喜歡地與他們交流,從他們身上,學到滿腹的竹藝!

 


↑瑀蓁的作品-竹紋項鍊與耳環



心得感想-熊璐瑤

 因文化產業專論這門課的開設,作為一名交換生,我有幸接觸到了阿里山來吉部落的竹工作坊課程,作為從未接觸過如此專業的手工藝的學生第一次走出去與工藝協會的藝術家們學習,分享和探討竹工藝,這次活動,無論是對整個班級還是我個人,都很有意義:它加深了我和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增加了與同學們和工藝大師們的互相瞭解和交流,借此機會,我也學習到了各種竹子的加工工藝,學會了不同的竹子的類型,也讓我有機會接觸到了不同的人和事物。很感謝在工作坊學習期間幫助我的老師和同學們。在一開始的設計概念中,我原本是對竹子的工藝不瞭解,憑藉著網路上的一些知識,自己天馬行空設計出來的產品。所以當在老師那裡得知自己的概念可以付諸於實踐的時候,是非常高興的。在實踐的過程中,我不斷探索自己想要的效果,將概念與實際結合起來,通過老師的幫助和同學們的齊心協力的智慧,最後才得以呈現最終的效果。在工作坊的兩天,我見識到了不同的智慧的閃光點,看到了來吉部落的工藝師們憑藉著自己的雙手將大自然的神奇收入自己的作品中,也看到了人與自然最完美的結合。總之,這次的工作坊實行,讓我收穫頗豐,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留下了一筆濃郁的色彩。我想我會想念在這裡的日子的:)


↑璐瑤的作品-山豬梳子與蓮藕造型盒



心得感想-余秉學

這次來吉部落之旅,除了體驗竹工藝之外,也體驗到了來吉美麗的風景與人情,在上山的過程中,風景隨著高度越來越美,心情也越來越興奮,到達之後老師細心的講解竹工藝的製作技巧,從剖竹子開始,見識到老師精湛的刀工與技巧,將竹子月剖越細,我們心中的驚嘆也越來越大,老師也細心的介紹竹工藝工具,與工具的演進,之後我們自己開始體驗了竹藝的技巧,請教老師竹編與燒彎的方式,老師指導了一種五角竹球的方式,一開始掌握不到技巧,但老師繳了一招口訣,就順利的編出了五角形,完成了竹球的第一步,就像師傅教徒弟一般,老師們剖竹的氣勢也總是很驚人,一刀一掌,就讓主子漂亮的應聲斷開,有種在山林中看武林高手展示武功的感覺,心中是一種尊敬跟崇拜的心情。

在製作自己的作品過程中有很多的問題,也很感謝老師用心的指導,工具與機器設備也都很齊全,讓我們可以很自由的做出心中的作品,看到每個組別都發揮了很大的創意,每個作品都極具特色與風格,也很驚嘆大家可以在短短的兩天做出這些東西,山上除了美景外還有好吃的特色美食,用自己製作竹子的餐具,來大快朵頤。

到了奮起湖的民宿,也讓我看到難得的美景,晚上的奮起湖宛如電影場景一般的美麗,這些難得的回憶也深深的烙印在心中。


↑秉學的作品-象徵團圓的竹項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